【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 (45)】官川:何时“活”起来
核心提示
一艘“船”,一座山,一杯茶,一方砚……官川,歙县南乡尚未广为人知的高山古村落。村庄是典型的左青龙、右白虎、后有大山作靠背的徽州古村落布局,南宋时期方氏先祖迁住此地,历史记载,村落迄今已有750年。
凋敝的古村 “官船”
进入歙县杞梓里镇境内之后,山路十八弯,一路崎岖蜿蜒。站在风麂亭远望,村落地形似船,山口下面是船头,整个村中是船舱,山顶像一顶官帽,故又名官船坑。
来到村中,寂静中带有一丝荒凉。一把把门锁上的锈迹成了主人背井离乡的岁月写照。老屋基在残断的垣壁边长出了油菜花。偶见一位村民吆喝着毛驴从村中经过,上前了解才知是自家建房子,因村中道路狭窄,不能通车,只能靠骡驴担拉,360元一天,大大增加了建房成本,故而村中有点能耐的人纷纷选择在外买房,村子渐而空心。
据介绍,官川村户籍人口180户510人,但只有110人常住,五分之四的青壮劳力外出江浙务工。
坚守乡村的“信仰”
乡愁深处是故乡。村庄虽逐渐没落,依然还有因乡愁而选择坚守的官川人。方信仰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。
见到方信仰时,他刚从山上挖笋下来,为南京驴友准备本地的上市菜(腊肉炖春笋)。现年54岁方信仰是地地道道的官川人,18岁外出学习砚雕,长期从事砚台生意,在歙县开有砚台厂,在屯溪老街也有自家的砚台店。
在外摸爬滚打几十年,洞察世事,才发现惟有家乡,才足以慰藉生平。2019年6月,方信仰关掉了老街的砚台店,回到了自小就离开的官川。
“因为乡愁,我回来了,想力所能及为家乡做点事。”方信仰说。2019年,在方信仰的倡议下,朋友和村民共同捐款2万余元在村中修建了採云亭,取“官川云海,几可手摘”之意。村里有一口常年不竭的山泉水塘,因年久失修、石塝坍塌且被生活垃圾污染,方信仰慷慨出资1.6万元对水塘全面整修,并建起了观景台,不仅解决了村民饮水安全问题,还让水潭成为村中一道景致。村里始建于明末清初的方氏宗祠由于年久失修,屋顶多处渗漏。忆及父亲弥留之际“把根留住”的遗嘱,方信仰耗资1.8万元,加之部分爱心人士捐款,才有了如今修缮一新的祠堂。
几年来,方信仰坚守在官川,无论是经济上还是精神上,他的付出远远大于回报。这是一种情愫,是一种文化表达,是一位大山儿子的赤诚之心。
坚守传承的文化
方氏祠堂旁是方信仰出资2万元修建的方氏砚台馆。
官川有传承破旧的砚雕技艺。黄山市大名鼎鼎的砚雕大师方见尘就出自官川,其父方钦树也是一位砚雕大家,作品《清明山河图》《群仙祝寿图》等曾分别赴上海、北京展览,且以百万美金售往国外。如今村中很多年轻人都曾跟随方见尘学习砚雕,先后有16个徒弟从事砚台工作。安徽省高级工艺美术师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方绍兵是其中之一,他的砚雕融刀韵画意于一炉,颇为精巧。他们都为官川砚雕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很大贡献。
砚台馆二楼则是由方信仰提议,堂哥方文斌赞助改建的官川教师纪念馆,陈列了官川50余位教师的图文简介,展示官川人民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,激励村人尊师重教。
能“活”起来官川
登临採云亭,一览众山。左边是坡山,右边是石潭,山脚下是一条美丽的昌源河。春日三月天,菜花开满坡,置身官川,仿若画中。
相比于坡山和石潭红火的乡村旅游,官川尚是一块未开发的处女地。官川村的传统产业是茶叶。村口有一家小茶厂,方五星和方丽英夫妇俩在这经营了十几年。夫妻俩是土生土长的官船坑人,一直坚守在家收茶、做茶、卖茶。“村里要有人在,茶叶要有人收,否则茶叶都没人采。”方丽英说。
“我的民宿免费食宿。”在方信仰古色古香、设施齐全的民宿,方信仰语气坚定地说:“只要家乡能发展起来,我们付出一点不算啥,缺钱的时候我就去卖几方砚台。”
乡村振兴,人是关键。无论是方五星夫妇,还是方信仰,他们都是官川能否“活”起来的重要因子,而且需要越来越多有情怀、有能力的人回来参与。前者能解决村民茶叶的产销问题,后者能带动乡村旅游。
乡村振兴,产业是支撑。官川的优质茶叶何时打响品牌?方丽英说:“只要政府重视,村民积极参与,制作工艺达到,把品牌宣传出去,我们官川的茶叶到杭州就会十分吃香。”
乡村振兴,交通是基础。相比较于坡山和石潭这样的同类质高山村,目前官川的交通仍然是个瓶颈,虽然有路通村,但相对狭窄,会车、停车不便,加上村中步道简陋、设施不全,无论是产业经济还是乡村旅游还需加大投入。据了解,官川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已经获批,预计年内开工。
瓜子铺语录
官川能“活”吗?答案是肯定的。
750年的村龄,官船一样的村型,“黄山砚台第一村”和“黄山教师第一村”美名流传;至今保留着徽州鲜见的方氏宗祠传统风俗;高山云海、千亩茶园、春天菜花、古樟古枫、水口林以及千年白檵木等等,借乡村振兴之春风,政府支持,政策引导,村民参与,共同发力,这些都是官川“活”起来的内生动力。
题字:姬臣
策划 :瓜子铺工作室
文字:程向阳 宋威 许琦
图视:江永言 向日葵
部分由方信仰提供
制作: 程瀚星
图文征集: 1172522531@qq.com
联系方式: 18055959822(微信同步)
联 系 我 们
推荐阅读
【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 (40)】卖花渔村:江南一枝梅 香遍千万家